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外快讯

文博考古新突破:“博物馆+”释放更多可能

发布时间:2021-01-12 09:11 作者:管理员 浏览:544次

来源:成都日报


  武侯祠博物馆与腾讯旗下首款三国题材沙盘战略手游《鸿图之下》达成全面合作

  

  成都博物馆社教活动

  

  观众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观展

  在成都这座“博物馆之城”,博物馆以多元的主题、精彩的内容持续不断地充实着城市的文化脉络。近年来,科技赋能加深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深层互动,博物馆也更加注重文创的纵深推进,开启更多IP授权交易和跨界文化合作新模式。新技术进入大众生活,加快了文化知识的传播速度及广度,也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走近文博、亲近文博。2021年,我市各大博物馆在呈上丰富展览的同时,继续跨界探索,让“博物馆+”变成一种潮流,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释放更多可能。

  关键词:新技术

  打破时空界限 让观展更多元

  去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核定74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新开放的成都博物馆,直接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文博创新,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中乘风破浪,成都博物馆开馆后在各个维度不断创新:重要展览均制作360度全景VR;全国第一个采用直播讲座的博物馆,“丝路之魂”特展期间的22场讲座共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在线观看量;活泼有趣的动画、小游戏、H5、表情包、动图等则充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和使用习惯;针对网络视听用户的急速增加,开发系列音频、视频用于线上传播……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通过引进新技术,打造数字文物库,开展系统性的“数字变革”,使观众更方便地获取到文博相关数据和图像,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得益于AR、VR、云服务和5G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博物馆开始逐步向智能数字化转型。

  即将在今年迎来发现二十周年纪念的金沙遗址,从3000年前的历史深处走来,却积极地拥抱最新的前沿科技。作为全国7家“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之一,金沙遗址博物馆立足“文化+科技”的全新定位,在国内率先推出陈列展览可视化系统、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总线等14个子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将文物保护、业务管理、公众服务等多个博物馆核心业务纳入智慧网络,实现系统间的互联共享。同时,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让全球公众以更加智慧、经济、便捷的形式体验金沙文化、感知古蜀文明。

  5G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更为博物馆传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去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四川首个“手语导览小程序”、全国独家“线上虚拟讲解”等项目。与此同时,金沙遗址博物馆还联合四川移动发布金沙主题“5G+视频彩铃”。

  关键词:跨界热

  “文化+”赋予博物馆更多可能

  伴随着人们大量涌入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参观群体多样性增加,多层次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落实“文化+”和“大文创”理念,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迈进了更深层次的新维度,博物馆正在创造更多可能。

  去年9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腾讯旗下首款三国题材沙盘战略手游《鸿图之下》达成全面合作。双方将在学术研究、文化主题活动、新文创合作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在新文创战略框架下,通过数字化内容和创新型宣传,共同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三国文化,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属文化标识。依照成都市对三国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将是未来成都市开展三国文化学术交流、发展当地三国文化主题新文创事业的前沿阵地。

  眼下,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作为重要的成都文化IP进行开发,推出音乐剧、音乐视频和衍生品等产品,让更多人了解成都深厚的音乐历史文化。不久前,一组“古画场景复活计划”视频依次上线,逐步引爆网络,引发网友热议,国风美少女“伎乐少女101”正式出道。视频中,少女们穿着晚唐服饰,用古琴、琵琶、二胡等民乐演奏着《SUMMER》《牛仔很忙》《天空之城》等经典曲目,勾起了80后、90后的回忆,展现出东方之美,演绎国风新潮流。

  将博物馆文化搬进餐厅,杜甫草堂与肯德基的文商跨界融合令人惊喜。餐厅内采用3D全息投影,立体还原了杜甫故居草堂的春夏秋冬,同时还伴有杜甫描写春夏秋冬的诗歌,比如春天是“春夜喜雨”,夏日则“仲夏苦夜短”,秋天到了则“秋高风怒号”,隆冬时节则为“季冬树木苍”等。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表示:“杜甫草堂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这几年来,我们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其中艺术授权就是博物馆文物活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活起来

  丰富活动带来全新体验

  近年来,杜甫草堂秉承“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文化教育理念,加强与学校和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草堂专业人员和学校名师联合实践开发,在现有“学在草堂”和“乐在草堂”两大板块的教育内容基础上,打造出包括“学生一课”“家长一课”“老师一课”等七大系列社教活动,推进诗歌文化与课本知识融合。其中“学在草堂”以诗歌文化学习体验为主,开发设计了“墨韵书香”“诗意园林”“非遗技艺”“礼乐雅韵”系列课程50余门。

  通过小朋友扮演“喜神”并带领游客游“喜神方”,是多年来“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活动的特色项目。“喜神”小屋,“小喜神”们化身传统文化小使者,以趣味问答、你画我猜、传统灯谜等小游戏的形式为五湖四海的游客送上“喜神”印章和新年小礼品。

  博物馆积极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各种寓教于乐的社教活动纷至沓来,颇受市民观众欢迎。去年9月,筹备半年之久的成都博物馆“周末儿童博物馆”综合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成博将举办周末儿童博物馆夜间大型综合活动的消息一传出,200个首场活动名额被“秒杀”。围绕陈列展览、馆藏、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活动等,成博面向不同群体,研发推出了涵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科学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将展览讲解、专题讲座、特色展演、互动实践、趣味游戏等活动内容有机融合,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带给观众全方位的参观学习体验。

  关键词:新期待

  三星堆遗址再启发掘

  在成都周边,1986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再度受到各方关注。去年12月30日,央视发布2020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三星堆新发现6座祭祀坑成功入选。

  2019年10月22日至2020年8月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在三星堆遗址开展了系统、全面的考古勘探与考古发掘,在1986年发掘的“1、2号祭祀坑”附近新发现6个“祭祀坑”。基本摸清了“1、2号祭祀坑”周边祭祀区域的范围,以及各类遗存的年代序列和空间格局。

  从去年9月开始,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囯内多家机构启动对这6个祭祀区的考古发掘。考古专家指出,就三星堆遗址本身而言,在一个区域新发现6个祭祀坑,这意味着该区域是古蜀国都城的一个祭祀活动场所。祭祀活动场所的确认,可以帮助学术界整体把握三星堆古蜀国都城当时的空间、格局、结构和里面各种人群的分布情况。

  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也许会在2021年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让长江文明的拼图更为清晰。

  本报记者 段祯 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