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济宁市博物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1-04 00:00 作者:管理员 浏览:4861次

济宁市博物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济宁市博物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重要讲话精神,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努力让馆藏文物在保护与利用中“活”起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保障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年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成功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荣获“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2019年全省优秀对台交流项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度考核先进集体”、“2019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2019年度群众满意先进单位”。

2020年工作总结

一、夯实思想,政治品格再砺新锤炼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安排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全馆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馆迅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日常工作中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学懂、弄通、做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要切实领悟实质、把握精髓、融会贯通,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二、真抓实干,创城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0年是济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收官之年,市博物馆高度重视创城工作。一是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督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博物馆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的带头作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严格督导作用,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对待开放焦点、服务弱项、突发事件进行逐项排查,找出问题根源,抓好整改,努力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我馆开展一系列的创城宣传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制作“核心价值观”展示版面、创城文明出行喷绘海报、条幅,创城公益广告、宣传展板等,营造浓厚的创成氛围,潜移默化增强创城意识。三是做好志愿者服务活动。完善了志愿者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壮大志愿者队伍,整理了志愿者活动资料以及未成年人社教活动资料。四是认真做好路段巡查和馆内网格化管理。认真落实市文明办“路长制”安排部署,抓好路段巡查值班,严格按照值班表安排值班人员到包保路段进行巡查。加强博物馆内部网格化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到人,各网格保洁区每天都有专人巡查,确保无纸屑、无烟头等垃圾,无不文明现象。五是及时提交创城各类材料。严格按照上级指示,认真及时做好图片、报告、清单等各类创城资料的网上填报和提交。

三、晋升一级,文博工作再创新辉煌

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济宁市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我市第一个国家一级博物馆。济宁市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自200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晋升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以来,市博物馆一直以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目标而不懈努力。2019年9月29日,坐落于太白湖新区的济宁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博物馆的软硬件设施有了飞跃提升。在此基础上,济宁市博物馆一日既往加强公共服务质量,提升陈列展览水平。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坚强领导下,在馆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各个职能部门不辞辛劳、加班加点的工作下,馆中多次开展自评,在自评基础上继续提升。最终,济宁市博物馆在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四、推陈出新,陈列展览再呈新精品

一是基本展览特色鲜明。市博物馆展出的五个基本展览中,有以反映始祖文化、儒家文化、邹鲁文化的《济宁千秋》展;有以展示“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为主旨的《石刻艺术》展;有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宗旨的《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展;有展示济宁古老大地上现存反映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遗存的《人文胜迹》展;还有以数字化手段展示当代美丽济宁的《数字济宁》展。其中,《济宁千秋》展览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同时,市博物馆充分利用疫情期间闭馆的游客空窗期,实施展厅的升级改造工程,在一如既往彰显特色文化的同时,又着力提升各项设施,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参观环境、更完美的展示效果。济宁市博物馆老馆的升级改造工程也在同步进行。二是交流展览反响热烈。《汉画像石上的孔子---济宁汉碑汉画像石拓片展》走进邹城、兖州博物馆进行展出。三是精心承办各类临时展览。先后承办《镜鉴春秋——中国古代精品铜镜文物展》、《祀孔大典——孔子博物馆藏祭祀礼乐器展》、《庚子吉祥——山东民间年画展》、《全市人大系统庆祝建党99周年书画摄影展》、《砥砺前行筑华章,继往开来谱新篇——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书画作品展》、《“公交绽芳华 建功新时代”济宁公交集团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暨廉洁书画摄影展 》、《济宁市第四届残疾人书画作品展》、《“儒韵华芳·大美乡村”第四届济宁市女书画家作品展》等临时展览。

五、百花齐放,社教活动再谱新篇章

一是围绕传统节日打造活动品牌。依托我馆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元旦举办“孟喜月宅添新画”绘制鼠年挂历社教活动,“元旦镜上添画”绘出铜镜花纹社教活动,七夕举办手绘乞巧相关活动,中秋举办“情满中秋,济博古韵”社教活动,“八一”建军节双拥双建活动,组织“流动博物馆”下基层,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云上博物馆”满足观展新需求。疫情期间,济宁市博物馆助力线上观展,开启“云上博物馆”,最大程度满足群众足不出户的观展需求。1、济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上博物馆”正式上线,推出包括“云游博物馆系列”、“石说鲁礼系列”、“博物馆文博大课堂云课堂”、“抗疫见证文物征集宣传”、“馆藏精品文物微展览”及“抗疫宣传专栏”等多个系列栏目,满足观众不同的参观需求。2、官方网站利用线上优势,推出“文物会说话—精品文物赏析专栏”,“青少年博物专区”、“文博学习课堂学海拾贝栏目”等多个精品栏目,及时推送国内外有关文博新闻及博物馆资讯。3、官方微博注重与受众交流互动,推出“文物系荆楚祝福送祖国”接力活动,“一花一世界—丝路文物海报接力”,国际博物馆日海报宣传接力活动等。三是扎实推进宣讲工作。济宁市博物馆作为济宁市的对外窗口,接待省内外交流参观团体,圆满完成各项接待任务。四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参与“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评选;成立“济宁市博物馆老年志愿者宣讲团”及“济宁市博物馆文化宣讲团”两个志愿者团队,组织“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明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博志愿服务”文艺演出;志愿者及未成年志愿者秉承“以游客为本”的服务为理念,遵循雷锋精神,热诚、专业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出志愿服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六、继往开来,红色文化再造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注重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坚定跟党走。日前,我省出台《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保护条例》,对保护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了法律遵循和强力支撑。济宁市博物馆承担济宁市革命军事博物馆建设的重要任务。遵照济宁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要求,在济宁市博物馆新馆规划建设济宁市革命军事博物馆。目前,规划已完成初稿,任务建设有了极大进展。建设济宁市革命军事博物馆,重视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独特作用。

七、坚如磐石,文物安全再获新成效

一是加强文物征集工作。为了丰富博物馆藏品,增强收藏超前意识,调整工作方向,加大藏品征集宣传力度,积极征集各类有文化价值、文明印记、历史内涵的藏品。同时,为了宣传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好人好事,开展疫情防控见证物的征集工作,共征集疫情防控藏品10件,一般藏品2件。二是推进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工作。2020年,济宁市博物馆合理、保质、保量的全速推进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工作,争取可移动文物本体性保护资金132万元(古书画修复项目)、本体性保护资金139万元(青铜器保护项目)、预防性保护资金468万元(库房文物橱柜、环境监测项目),一级文物列鼎修复资金20万元(春秋列鼎2件),数字化保护资金150万。及时登记需要保养和修复的文物情况,对我馆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崇觉寺铁塔等古建筑文物进行本体保养维修。对展柜玻璃进行贴膜,有效保护了观众和文物的安全。是加强文物信息管理工作。对征集或捐赠的文物做好登记和管理工作,及时建档立案。对市博物馆16万余件文物进行了纸质档案整理。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藏品档案规范》要求,开展馆藏一级文物“双随机一公开”的建档备案工作。为展厅文物制作了二维码,观众通过手机扫码就可快速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是进行老馆库房文物打包运输工作,做好库房管理工作北京保昌国际货运公司配合我馆对馆藏的16万余件文物进行整理、打包、装箱、编号、运输,有序进行,确保文物藏品万无一失搬入新家。定期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盗设施,调节库房的温湿度,保证库房文物的安全。及时更换老旧电气开关及配电箱,更换老旧灯具,安装消防应急灯,较好解决了库房电气安全隐患。五是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工作。积极做好铁塔寺及附属古建筑的资料整理,不断更新资料数据,确保资料的可信度。做好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的项目申报工作,相继申报了崇觉寺铁塔、大雄宝殿屋面保养维修等文物保护工程。12月7日,曲阜三孔古建公司对大雄宝殿进行的维护保养已完工。六是开展文物免费鉴定工作。积极热情接待来访者,做好免费文物咨询鉴定工作。

八、未雨绸缪,安全保障再筑新防线

2020年,市博物馆精心组织落实博物馆年度安全工作部署。一是针对老馆电力、消防等设施老化问题,启动实施了维修改造工程,目前均已阶段性完工。二是精心安排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按节点开展季度安全大检查,开展线上消防知识培训及疏散演练活动。积极落实开展“安全月”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工作水平。三是做好了新馆老馆“五一”、“十一”等假期文物安全防范工作。配合做好“国际博物馆日”等活动安全保障工作。四是对博物馆老馆消防日常维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每月做好消防设备器材的维保测试、出具报告、备案消防机关等工作,确保了消防系统有效运行。五是认真吸取各种火灾警示教训,在闭馆期间开展全员检查与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微型消防站备勤队伍训练,筑牢基础保安全。六是配合完成老馆库房文物搬迁,协调公安交警做好保障工作。老馆值班及时做好开关门,库房进出人员登记,监控室24小时实时监控,夜间巡查等各项工作。七是认真学习《博物馆免费开放实施办法》、《济宁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文明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九、“三员”管理,人才引进再扩新队伍

不断巩固提高思想认识,持续立足实际守正创新,着力探索博物馆建设、发展、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创建了“三员”管理新模式(即“人人都是讲解员”“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保洁员”),并通过工作实践证明,该模式为推动全馆各项业务有效运作、人才队伍科学管理、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夯实了坚定基础、提供了有力遵循,在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增加社会贡献度、扩大国内外影响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推进济宁市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市文旅局通过层层选拔,精挑细选,为市博物馆先后引进了四批双一流高校人才。2020年新入职员工共22人,其中通过优才计划引进14人,人才回引1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6人,退役军人1人。博物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分批次对入职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加快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枝繁叶茂,学术研究再结新硕果

大力加强业务研究和学术交流。鼓励员工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各类学术研讨活动,开展业务研究。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提高我馆学术研究水平。2020年度,我馆两位同志分别荣获济宁市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学术研讨活动,参与博物馆联盟建设,作为成员单位先后参与山东省博物馆联盟、黄河博物馆联盟、淮海经济区博物馆联盟、大运河博物馆联盟等的成立,为区域品牌建设和区域特色文化的塑造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十一、慎终如始,抗疫工作再聚新力量

济宁市博物馆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一是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新冠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及各操作环节上的具体责任,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及时研究防控策略,落实防控措施;二是济宁市博物馆党员自愿加入市疫情防控先锋队,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济宁市博物馆“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下沉社区开展新冠肺炎疫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获得社区居民的高度称赞及东方御园社区等多个社区的表扬信;三是认真紧抓办公区域进场人员体温检测工作,设置防疫检测登记点,每日进行各办公室工作人员体温检测,如实准确记录办公人员的体温情况;四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我馆采取入馆参观人员总量控制、分时分流及实名制预约等措施,保持安全距离,减少人员聚集,并暂停对旅游团队、学校组织游学团队和大巴车的接待。

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山之年,也是济宁市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第一年。济宁市博物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严格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规则》、《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等规定开展工作,全面贯彻国家一级博物馆工作标准,改善硬件设施条件,科学地进行藏品保管,提高博物馆学术研究能力,提升展览和公众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加强文化品牌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打造,为济宁历史文化名城再添光彩。

一、忠心贯日,全面提升政治素养

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重要思想和科学内涵,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以思想作风建设促进行业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阵地的独特优势,齐心协力、主动思考、提高效率、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博物馆各项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持之以恒,认真落实创城工作

把创城工作作为长期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督导作用,抓细抓实;对待开放焦点、服务弱项、突发事件进行逐项排查,找出问题根源,抓好整改。抓好路段巡查值班,完善志愿者服务活动;修改完善制定长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实施细则,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三、携手并进,成立济宁市博物馆联盟

积极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建设,搭建馆际交流平台,引领博物馆行业发展。济宁市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是儒家文化的诞生地、运河文化的汇集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整合济宁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倡议全市国有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共同成立博物馆联盟,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打造博物馆行业的“文化共同体”。

四、异彩纷呈,精心举办特色展览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济宁市博物馆和济宁军分区合作在博物馆四楼筹建济宁军事博物馆,拟定于2021年7月1日前开幕。军分区通过考察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场馆,经实地考察、综合衡量,在与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院和市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局沟通协调的基础上,拟依托济宁市文化中心博物馆,按照“一体四区”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济宁革命军事馆,结合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家公祭日等时机,组织主体性临时展出。此外,围绕“5.18博物馆日”和“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举办系列宣传活动。

五、成风化人,深入开展社教活动

一是围绕春节、国际博物馆日、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策划举办 “小小讲解员”“暑期夏令营”“快乐暑期大讲堂”等相关系列社会教育活动;二是组织“流动博物馆”分别走进学校、社区、乡村、部队、企业、监狱等单位,根据不同的文化需求进行精准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博物馆教育新模式,与我市各大中专院校以及中小学联合开展实践基地研学之旅,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育品牌;四是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专业优势,打造覆盖多种语言的讲解队伍,对讲解词进行科学、准确、生动的翻译与演绎。

六、百尺竿头,切实推进学术水平

健全馆内学术机构建设,充分发挥馆内学术带头人的带头作用,带动馆内工作人员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充分发挥引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学术理论知识,进一步促使馆内“石说鲁礼”“运河文化”等学术课题的研究向纵深推进。

七、履职尽责,全力保障文物安全

牢牢守住文物安全这条底线和红线,继续全面提升文物安全保障能力,解决好火灾、盗窃、震灾、文物库房、基础设施、观众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积极推进安防系统智能化研究和一体化改造。开展安全大检查、安防演练演习及专项巡查等行动,不断提高现场综合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博物馆文物安全。

八、戮力同心,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继续发挥新冠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及时研究防控策略,落实防控措施,做好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导检查、新闻宣传等。继续落实入馆人员总量控制、分时分流及实名制预约、入口体温检测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